第1093章 皇帝话里有话_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
白洁小说 > 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 > 第1093章 皇帝话里有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93章 皇帝话里有话

  “殿下,这是臣拟的市易法的条例,请殿下过目。”

  东宫。

  承乾接过武怀玉递来的材料,仔细的看了起来,一边看,一边对一些疑惑之处询问,武怀玉也是有问必答。

  “市易法的初衷是什么?”

  “初衷就是出入不失其平,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户,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,换言之,就是平物价,抑兼并,并且还能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。”

  市易法有些类似于常平仓,又不太一样。

  跟之前各地度支司转运司他们的搏买有相同之处。

  但其运作方式是不同的,

  武怀玉拟的计划里,市易司的职能主要是两个方向,一是官府向商人借货,二是官府收购商人手中滞销的商品,除此外,还规定了市易司行人或牙人的担任,规定官府所需物资,如计较向外采购较为便宜时,可由市易司一并在京收买,

  但借贷或收购都得公平自愿,不得强迫。

  “殿下,近些年来,各行各业,都被许多大商人势力在行业垄断经营,甚至囤积居奇,操纵物价,更欺凌压榨外来商人,盘剥勒索本地行铺小贩,

  这种不正之风,需要改变。

  但仅凭一纸公文命令,却又很难真正改变。

  所以臣提议设立市易司,推行市易法,以抑制兼并,平抑物价,并加强商品流通,利民利国。

  市易司的最大特点,就是统筹全国市场,宏观调控,促进商品的流通性,调节商品的价格,并且打断一些大商人的垄断经营。

  比如一些货物,某些大商人垄断了一个地方的经营,故意压价收购,百姓不卖也不行,这个时候朝廷市易司可以介入,提高价格收购,打破垄断。

  再比如某些大商人垄断货物,囤积居奇操纵物价,这时市易司可以调动货物,降低价格出售,

  再比如某些地方、商人手中的货物滞销,市易司可以收购,或者说借货,帮他们把货卖出去,

  又或者某些商人经营时缺钱,这时也可以向市易司借钱经营,付给两到四分年息的利息就能渡过一时难关。

  总之这个市易司、市易法,初衷就是打破垄断、调节市场,还有帮扶工商的作用,另外也还能经营得利入公。

  朝廷在长安洛阳等各地陆续设立市易司,甚至在全国重要的水陆码头建立仓库,

  收购滞销商品,

  宏观调节市场,

  甚至于,朝廷以后也可以在各地建立相应的批发市场,把收来的货物批发甚至零售出去,

  朝廷在这方面肯定是有许多优势的,能够突破那些商人的垄断,而且可以更好的调节货物的流通销售等等,

  承乾听完武怀玉的解释,

  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不解之处,比如说市易司收购商人滞销商品,这些商品既然滞销,那市易司收购来,会不会亏本,会不会也卖不出去?

  再比如市易司借钱给那些商人,年息仅两到四分,而民间利息普遍更高,甚至超过倍利,那会不会有人因此官商勾结,把这些钱套给不法之人去放贷,拿市易司的低息贷款去放高利贷套利赚钱?

  再则官府来经营市易司,那么需要大量官吏,各地建立仓库、店铺,这里面的成本也会很高,

  会不会亏钱?

  “殿下说的这些都是可能会出现的,但市易法和市易司的设立,其初衷是好的,就与常平仓、官营钱庄、检校库等是一样的,

  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的弊病,就止步不前。

 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,”

  市易司只要能正常经营,那么赚钱是肯定的,甚至是有帮助工商,利好百姓的。

  所以还是值得去做的。

  至于说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,做任何事情总难两全其美,这就需要管理和经营了。

  现在许多权贵或大商人垄断市场,操纵物价,赚的盆满钵满,而生产的农民工匠以及最终端的百姓,都是受害者。

  朝廷既然能设立常平仓,在丰年时粮商压价收粮时抬高价格收购,在灾年粮商大涨价时平价出粮,那么朝廷也可以设立市易司,在其它商品上参与其中,调节市场。

  市场需要这样的搅局者。

  其实以前朝廷也会对一些商品进行搏买,既是直接向市场采购宫廷或官府所需要商品自用,也会低买高卖赚差价。

  现在的市易司,只不过是要更规范一些。

  说白了,市易司本身,也相当于是最大的商人了,只不过其本身不是以赚钱为最主要目的,跟商人们无所不用其极的赚钱有所区别。

  在武怀玉看来,

  这种官营的市易司,集采购、运输、仓储、销售甚至是借贷等,运营管理成本不低,

  但要赢利仍然不难。

  至于说贪污腐败的问题,哪哪都有,不能因噎废食,否则那朝廷的各地官仓,甚至衙门府库,那都也别管了。

  重点是不能强买强卖,

  只要始终执行公平公正自愿买卖这个原则,再加上以调节市场的初衷,那这就是个利民利国之法。

  在东宫跟太子承乾把这些都说明白后,

  爷俩进宫面见天子。

  这次轮到太子来向皇帝回答,

  李世民比太子看的深远,但也还是问了那些问题,他想知道武怀玉和太子是怎么看待这些的,又打算如何处理这些问题。

  “请殿下为陛下解惑。”

  承乾便一一回答皇帝,李世民听了挺满意。

  “在朕看来,你这个市易司,其实就跟市舶司也有点类似,市舶司除了征收船舶关税,也负责搏买货物,”

  很多东西都是本质相通的。

  市舶司这些年为朝廷征收了许多税赋,也为宫庭官府搏买采购了许多舶来品,

  现在这个市易司,只不过是专门做货物买卖的。

  “市易司成立还需要什么?”

  皇帝问,他的态度已经是支持市易司和市易法了。

  武怀玉于是说了市易司的建设,首先当然是需要一笔本钱,用来采购货物,借贷给商人,还有就是建立起自己的运输、仓储、分销的体系。

  这些都需要钱。

  “你要多少?”

  “一千五百万贯做本钱,”

  李世民皱眉,“多了。”

  “少点也行,只不过起步规模小点,对整个市场的调节就相对有限,可以慢慢积营,”

  “你这样说,朕也不会少给了,”

  李世民想了想,“你是民部尚书,朝廷现在能拿出多少富余的钱来?”

  “一千五百万贯其实也没问题,当然若是少拨点也行,一千万吧。”

  “那就一千万。”皇帝这回比较痛快。

  因为武怀玉告诉皇帝,虽然市易司的经营成本也不少,但绝对是个赚钱的买卖,既能抑兼并平物价,还能帮助工商利于百姓,当然最主要是能赚钱赢利,

  投入一千万,一年保底赚个两百万是没问题的。

  这两百万是净利,是能够上缴给朝廷国库的,

  要说两成利,着实不算多,

  但如果还能兼顾抑制豪商垄断,调节物价,甚至帮扶工商,那么还能再赚两百万利,那就绝对不少了。

  甚至在李世民看来,这两百万利仅算是添头,真正让他愿意推行此法的是能够有助于朝廷,有利于天下。

  议定此事,

  李世民亲自给武怀玉和太子各倒了杯茶。

  皇帝看着武怀玉,原本让他就留在岭南,免去钦差,改任广州都督,可二月的那场倒春寒,坊间百姓的那些怨言,让李世民最后留下了武怀玉。

  武怀玉第四次拜相,兼民部尚书,

  原本也只是想让他暂时留下帮忙渡过灾异,却不料他表现的依然那么好。

  不论是撤捉钱令史,罢公廨钱放贷,设三大官营钱庄,还是检校库,又或如今的市易司,

  武怀玉一招接一招,办了不少实事,解决了不少麻烦,还为朝廷增加了许多收益,

  算下来,他这几招,一年就能为朝廷增加七八百万贯的收入。

 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。

  “怀玉,朕让宗正卿窦驸马帮朕设立抵挡所,以内藏库内帑经营。”

  抵当所,其实就是皇家银行。

  皇帝选了他姐夫窦诞来管理,窦诞便是民部侍郎窦师纶的亲兄弟了,李渊临终前,都特意把自己那些没成年的儿女交给他照顾。

  现在李世民又让这姐夫来帮他经营抵当所。

  抵当所的经营业务,有保管寄存、典当抵押,以及存贷款。

  皇帝自掏腰包做本钱,

  “你武家经营钱庄当铺经验丰富,口碑极好,朕这抵当所,想从你武家借些掌柜伙计等,你愿意否?”

  武怀玉没想到李世民居然要挖他家墙角。

  武家金融业这块做的好,有口皆碑,掌柜伙计们自然待遇也好,毕竟武家一开始就是有顶身股分红制度,在武家做事到一定年限,就能获得岗位干股,可以分红,收入是很不错的。

  也正是凭着这点,武家才能一直滚雪球似的扩张,大家心往一起使,自然干的好。

  也不是没有别家想挖武家的人掌柜、工匠、伙计们,但很少有能挖成功的,武家这个顶身股分红制度,可以说相当留人,

  长安也有一些世家门阀家也有这种干股分红,但也只是对部份老掌柜的有,谁家跟武家似的连伙计干上几年都有分红。

  可现在皇帝要挖人,武怀玉还能拒绝吗?

  “陛下要用人,直接让窦驸马去挑便是,看上谁就带走谁,能为陛下办事,那是他们几世修来的福份。”

  李世民很满意这个答复,

  “就算朕从武家暂借的人吧,朕也是听说你家钱庄、当铺等经营的非常成功,多年来对外借贷居然都是三分年利,整个长安最低的借贷利息了,可经营的却特别好,比那些倍利的都还赚的多,

  朕有些好奇啊,从伱家借些人来也有样学样,

  以后朕的抵当所,借贷利息也是三分。”

  武怀玉心中一动,皇帝这话似乎话中有话啊。

  这年头,你放高利贷不行,你利息低,也惹人关注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jtxt.cc。白洁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bjtxt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